番外篇:Otsu 阈值法
大部分图像处理任务都需要先进行二值化操作,阈值的选取很关键,Otsu 阈值法会自动计算阈值。
Otsu 阈值法(日本人大津展之提出的,也可称大津算法)非常适用于双峰图片,啥意思呢?
什么是双峰图片?
双峰图片就是指图片的灰度直方图上有两个峰值,直方图就是每个值(0~255)的像素点个数统计,后面会详细介绍。
Otsu 算法假设这副图片由前景色和背景色组成,通过统计学方法(最大类间方差)选取一个阈值,将前景和背景尽可能分开,我们先来看下代码,然后详细说明下算法原理。
代码示例
下面这段代码对比了使用固定阈值和 Otsu 阈值后的不同结果:
另外,对含噪点的图像,先进行滤波操作效果会更好。
import cv2
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
img = cv2.imread('noisy.jpg', 0)
# 固定阈值法
ret1, th1 = cv2.threshold(img, 100, 255, cv2.THRESH_BINARY)
# Otsu 阈值法
ret2, th2 = cv2.threshold(img, 0, 255, cv2.THRESH_BINARY + cv2.THRESH_OTSU)
# 先进行高斯滤波,再使用 Otsu 阈值法
blur = cv2.GaussianBlur(img, (5, 5), 0)
ret3, th3 = cv2.threshold(blur, 0, 255, cv2.THRESH_BINARY + cv2.THRESH_OTSU)
下面我们用 Matplotlib 把原图、直方图和阈值图都显示出来:
images = [img, 0, th1, img, 0, th2, blur, 0, th3]
titles = ['Original', 'Histogram', 'Global(v=100)',
'Original', 'Histogram', "Otsu's",
'Gaussian filtered Image', 'Histogram', "Otsu's"]
for i in range(3):
# 绘制原图
plt.subplot(3, 3, i * 3 + 1)
plt.imshow(images[i * 3], 'gray')
plt.title(titles[i * 3], fontsize=8)
plt.xticks([]), plt.yticks([])
# 绘制直方图 plt.hist,ravel 函数将数组降成一维
plt.subplot(3, 3, i * 3 + 2)
plt.hist(images[i * 3].ravel(), 256)
plt.title(titles[i * 3 + 1], fontsize=8)
plt.xticks([]), plt.yticks([])
# 绘制阈值图
plt.subplot(3, 3, i * 3 + 3)
plt.imshow(images[i * 3 + 2], 'gray')
plt.title(titles[i * 3 + 2], fontsize=8)
plt.xticks([]), plt.yticks([])
plt.show()
可以看到,Otsu 阈值明显优于固定阈值,省去了不断尝试阈值判断效果好坏的过程。其中,绘制直方图时,使用了 numpy 中的ravel()函数,它会将原矩阵压缩成一维数组,便于画直方图。
Otsu 算法详解
Otsu 阈值法将整幅图分为前景(目标)和背景,以下是一些符号规定:
- :分割阈值
- :前景像素点数
- :背景像素点数
- :前景的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
- :背景的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
- :前景的平均像素值
- :背景的平均像素值
- :整幅图的平均像素值
- :图像的行数和列数
结合下图会更容易理解一些,有一副大小为 4×4 的图片,假设阈值 T 为 1,那么:
其实很好理解,就是总的像素点个数,也就是行数乘列数:
和是前/背景所占的比例,也就是:
整幅图的平均像素值就是:
此时,我们定义一个前景与背景的方差:
将前述的 1/2/3 公式整合在一起,便是:
就是前景与背景两类之间的方差,这个值越大,说明前景和背景的差别也就越大,效果越好。Otsu 算法便是遍历阈值 T,使得最大,所以又称为最大类间方差法。基本上双峰图片的阈值 T 在两峰之间的谷底。